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学院快讯 >

白虎闹中原,吉祥情意绵——民俗布偶“虎枕”艺术

发布时间:2019-12-09 08:07    浏览次数:
    11月26日,正值冬月,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在艺术中心举办了本学年第八期繁塔雅集。师生共聚,欣赏传统民俗文化、体验民俗文化乐趣。民间手艺人董淑梅老师教授手工艺,带领同学们体验中华传统民俗艺术布偶老虎(虎枕)。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品,它又是很好的儿童玩具、室内摆设、馈赠礼品及个人收藏品。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在中国人心里,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 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儿童做布老虎,或者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画虎脸,寓意健康、强壮、勇敢。
    戴老师先介绍了虎枕的历史由来。她说:“在以前,人啥都不知道,百姓对于自然灾害和疾病都搞不懂原因,只得把它们归咎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恶鬼。人们希望战胜它,但平头百姓的力量却不足以抵抗并战胜它,于是便把这个希望寄托在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和老虎这种猛兽身上。”老虎被称为百兽之王,人们对它的寄望功不可没。同时,从原始墓穴中的壁画到用丝绸、象牙和木头做成的艺术品再到文人雅士的书籍文章,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大都赞美虎。虎拥有矫健的体态和高大的身躯,十分威猛。黄色的皮毛上配以一道道黑色条纹,额头正中那清晰的条纹像一个“王”字,更衬托出无比的勇健。而且,在它身上,有着人们向往的力量。因此人们便奉其为“百兽之王”。虎的形象,也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布老虎的最早形状已无从考究,但它的出现都是与我国民间所流传的某些习俗紧密相联的。在工业生产较为发达的今天,人们依旧喜爱手工缝制的布老虎,因为在它的身上,不仅体现着中国妇女特有的心灵手巧和聪明才智,更多的则是老一辈对新一代的期望与祝福。从一针针、一线线的缝制中,将满腔的爱意缝入其中。“可以送给父母或者心中那个他(她)。”戴老师讲到这里就和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民间布老虎没有统一的规格式样,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因手头材料的不同,便随自己的审美观念创造出了形态各异的布老虎。
  
    授课时,董老师详细讲述了“虎枕”的缝制方法:“针脚要密,要用退针缝,缝的时候用单线就可以”、“棉花要塞得刚刚好,“老虎”的尾巴要用小拇手指头给它顶出来”……在看见有做的好的同学时,还会给予夸奖的评价。她手把手的教出了三十多个“虎娃”,开心的像个孩子。但又十分亲切,像是一位看着孙子孙女的奶奶。董老师的授课方式,让同学们十分轻松活跃,且开心。
  
    布偶虎枕具有艺术性、娱乐性和观赏性等三方面的价值,布艺造诣较深,深受人们青睐。布偶虎枕是河南民间民俗文化园地一朵靓丽的奇葩,它产生于民间,来源于生活,植根于黑土地,被大众所喜欢,必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19汉语国际教育二班赵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