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学院快讯 >

“金碧相射,锦绣交辉”,“汴绣”艺术再现农大课堂——“繁塔雅集”之“中华刺绣”

发布时间:2019-11-26 11:32    浏览次数:
    中华传统的手工艺刺绣,在如今这喧嚣的时代渐渐被淡忘。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民间艺术,2019年11月12日下午,河南农大文法学院特别聘请李素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来龙子湖校区艺术中心,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子展示河南非遗工艺“汴绣”艺术作品,讲解汴绣的历史、传承状况等相关知识,现场传授基础的刺绣技术,让同学们通过实践学习和体验深入了解汴绣。
    汴绣素有“国宝”之称,它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而著称。“金碧相射,锦绣交辉。”这是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对汴绣的称誉。2006年,汴绣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汴绣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开封汴绣非遗传承人李素娜,一针一线,传承着八百余年工艺历史的汴绣艺术。李素娜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汴绣皇后王素花老师。2012年其作品《牡丹》获河南省民间艺术大赛一等奖。2015年《融合》获中国当代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2016年荣获开封市宋都杯刺绣技能手称号。2017年被评定为河南省轻工业工艺美术大师。2017年,作品《清明上河图(虹桥)》荣获2017年全国手工技艺博览会“金手指”优秀奖。2018年李素娜工艺品商行评定为河南省中原贡品。2018年云南省第八届中国.昆明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作品荣获金奖。
    
    李素娜老师讲解了汴绣工艺精品及历史沿革。汴绣也称“宋绣”,是流行于河南开封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因产生于北宋的都城汴京开封而得名。北宋时期汴绣已驰名全国,“二百只红炉,三千铜铁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历史上汴绣名噪一时,“九千绣花女”更是汴绣繁盛的真实写照。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破开封,宋室南迁,后有遭兵祸水患,开封城市经济一蹶不振,刺绣业逐渐衰落。
    新中国建立后,几代汴绣艺人努力发掘整理宋代刺绣技艺,并借鉴苏绣、湘绣等其他绣种的长处,总结出36种汴绣针法,使汴绣工艺日臻完善成熟。汴绣长于绣制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传统题材,同时也精于摹绣名画。其绣作形象逼真传神,针法严谨工致,技艺精巧细腻,色彩古朴典雅,是刺绣艺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改革开放以来,汴绣工艺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精品不断推出,如《清明上河图》、《百骏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簪花仕女图》等绣品均为国家收藏或被国外友人重金购去。“苏绣猫咪,湘绣狮虎,蜀绣游鱼,粤绣鸟禽,汴绣人物最传神。”河南当代的汴绣,与其说是针法和线的劳作,不如说是汴绣人智慧和毅力的结晶,是中华刺绣艺术集大成的珍品。
    李素娜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刺绣工具并传授最基础的平针法。古有女子“疏影帘栊对绣屏,鸳鸯织就怕针停”,今有“文法学子穿针刺绣继传统”。素雅的棉布为面料,竹质的绷架撑起素布,一针一线绣成堂前花、园中草,“花随玉指减秋色,红叶枝枝不碍刀。”学生手中的一针一线,女红之巧,十指春风,巧不可及,此场景使我们仿佛置身于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中,从养蚕栽棉到纺纱织布,从穿针引线到缝衣置服,再到刺绣用作衣。女红活计不仅历史悠久,更是男耕女织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遗根基,古韵流彩,践行技艺,弥足珍贵。河南农业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持续开展雅集活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这样的举措,不仅让课程资源更加多元化,特色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而且对非遗起到了保护作用,更好地传承、弘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非遗路,一份家国情。“生命是一条河,任何浪花都不容忽视。”其实,文化亦是一条河,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容忽视。作为汉语的学生更有义务和责任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弘扬,在弘扬中发展。
 文:2017级汉语王怡爽、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