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学院快讯 >

“繁塔雅集”之“指尖上的草编艺术”

发布时间:2019-11-13 10:33    浏览次数:
    高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非遗进校园”,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而持久的机制性生命力,有利于非遗的发展壮大,更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2019年10月29日,文法学院诚挚邀请河南民间手工艺人侯红学老师,来给汉语国际教育的同学传授编织“草编”的基础技巧。
  
  
                                              
    草编是以各种柔韧草本植物为原料,加工编织而成的工艺品。其原料生长范围广泛,易做易得,在民间十分普遍。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草帽,草鞋,草席,草类编织玩具等都可归在草编的大家庭中。
    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草编遗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据 《礼记》载,周代已有以莞(蒲草)编制的莞席了,而且当时已有专业的“草工”,作 “萑苇之器”。秦汉时期,草编已在民间广泛使用,有草鞋、草席、草扇、草帘及僧侣信徒打坐的蒲团等物品。2008年草编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草编被国家正式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知几时棕叶青,艺人采来做龙凤。上下翻飞掌中舞,活灵活现妙趣生。”青青的棕树叶,在侯红学老师灵巧的手指间,翻飞旋转,一瞬间化为龙凤,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侯红学是一位不断创新永葆民间艺术之心的民间草编艺人。他是商丘民权县人,自幼跟随祖母学习编织小动物。他走南闯北,不断学习,技法日渐娴熟。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草编的原材料相对缺乏,侯飞鸿的创作生涯遭遇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他没有放弃,潜心研究编织技艺,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他用塑料、金银为材料,采用了我国传统的线编,铝编,串珠,草编,鎏金,掐丝镶嵌等多种编织工艺,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了利用多种材料和手法进行编织的独特的编织工艺。他的作品可以编制各种首饰,各种动物,各种装饰品,深受大众喜爱。与普通草编相比,侯红学老师的草编作品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较长时间地把玩,佩戴,装饰,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侯红学老师带来的作品千姿百态,惟妙惟肖,让人爱不释手。同学们拿起塑料带子向老师请教,一瞬间老师周围围满了愁眉苦脸的同学。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编织起来,并互相讨论着。
  
  
    侯老师走过每个人的身边,授技解惑,并且亲自做示范,放慢节奏,一个步骤一个步骤耐心地教,同学们恍然大悟。最后一步是整个编织过程的点睛之笔,它直接决定这个小玩意儿最终成为什么,龙虾?金鱼?蚂蚱?你想要什么?
    若是在尾巴上剪出一个弧度,它就变成了蚂蚱;若将尾巴剪成尖尖的模样,它便化成了小金鱼;只将红带子一剪为二,它还会变换成一个龙虾。
  
  
    这堂课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老师和同学们做不到的哟!
    简简单单的黑线和红带子,竟然蕴含着如此高深的学问,谁又知道它可以进行这样的转换呢?
    侯红学老师说:做草编,我们不能只简单地追求一个“会”字,要把每个动物的神态展现出来,力求栩栩如生。侯红学老师编织如此简单的小物件,尚且一丝不苟,可想而知他在为人处事上的态度了。这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吗?追求完美,不懈创新,精益求精。这堂课大家收获颇丰,满载而归。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高度自觉。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陌生名录,而是应该活化传承和相传。“非遗进校园”就是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地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体验当中,使其能够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文化精神底座的丰厚土壤,这也许才是“非遗进校园”的深刻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