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学院快讯 >

“非遗”艺术进农大,中原文化放异彩

发布时间:2019-09-17 16:52    浏览次数:
         “非遗”艺术进农大,中原文化放异彩
                ——“繁塔雅集”香包里的花好月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世代智慧的结晶。中华五千年文化发展历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润物无声,给予中国人丰富的生活艺术滋养。
    2019年下半年,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活动。9月10日下午,文法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如期举办“繁塔雅集——香包里的花好月圆”。本次雅集,我系与中原文化会客厅开展了深度合作,特别邀请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代表性传承人芦爱玲老师,来到河南农大龙子湖校区“繁塔”教学楼艺术中心,与师生一起,分享香包的历史迭变,品味香包背后的人文情怀。。



   2009年,香包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香包,古称香囊,也称佩帏、容臭,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意思是把装满香草的佩帏带在身上,当时的香料是辟芷、秋兰。香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今年60多岁的芦爱玲老师出身于香包世家,她对中原民间技艺有着深厚的感情,继承了奶奶的香包制作技艺,将传统工艺与时代特色相结合,非常注重香包造型的创新,制作出摆件、挂件等多种香包,赋予香包新的艺术形态。
   芦爱玲老师带来了她纯手工制作的各式各样精美的香包,这些作品做工精良,色彩艳丽,栩栩如生,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芦爱玲老师对展示的香包作品,从文化内涵、制作材料、工艺流程等逐一讲解。
   在雅集现场,芦爱玲老师手把手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制作香包。她提前给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香包囊,有针线、珠子、穗子、棉花、香料等工具材料,老师从如何纫针、线头打结、缝制针法等,耐心地指导学生完成。在芦爱玲老师的指导下,每位同学都独立完成了香包制作,大家情绪高涨,乐此不疲。
 
   香包从最初的生活用品,逐渐被赋予了意义,诸如求吉祈福、驱恶避邪,表达各种情感寄托和美好向往。香包是承载中原民间艺术的有效载体,在人际交往、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寄情寓志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场的同学们,在芦爱玲老师的讲述里,感知了香包的“非同寻常”。时间堙没了无数的昔日用品。而香包,“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穿越了漫长的中国农耕时代,步入了工业化时代、信息化时代,依然熨帖今天的时代与生活。从内容到色彩,香包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紧紧跟随着时代,参与着我们的生活,从未被时代所摒弃。
   习近平主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源于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源自无数先哲先贤的一言一行,无数能工巧匠的一凿一椽。
   高校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非遗”走入高校,为师生们提供了在校园里近距离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面地与非遗传承人对话的机会。大学生们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成为“非遗”的热心受众。“非遗”走入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不断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基,也为地域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